在2021年8月27日,诗华日报,在全国版第5页,刊登了一则槟消协的文告,题为:“停止瓶装水的骗局,毁灭环境有害健康”。
对此,我们想借此机会澄清几项具有误导性和毁谤性的内容:
- 每一瓶瓶装水都是经过严格的灭菌程序和管控,且符合国家食品条例和要求,才推出市场。此外,我国所采用的条例都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法典的标准。在我国,瓶装水是唯一一个直接被卫生部管辖的食品,因此它比起其他一般的食品管辖更为严苛。因此,瓶装水是给人民在选择干净水源中,其中一项卫生产品的选择。我们再次强调,瓶装水生产家并没有设立任何所谓的骗局。
- 所有食品广告和内容都是在食品条例管辖内,任何商家都不能自由造假或做出任何没有科学证明的标签。
- 槟消协的文告里具有误导性地指出瓶装水里含有比自来水更多的塑料微粒。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这类或这方面的实际研究和报告。文告里的内容都是以国外的研究为引导。我们并没有抗拒塑料微粒的存在;实际上,塑料微粒的研究一直和还在进行中。很多的研究报告都列出塑料微粒可以在任何一种塑料包装里出现,甚至可以在空气里,环境污染里,日常生活家具里,都可以发现塑料微粒。[Food Packaging Forum,21/4/2020 – Microplastic; Scientific Reports, 19/3/2020 – nature.com study; Consumer Reports – Kevin Loria, 30/4/2020 at consumerreports.org ]. 以上的研究报告都可以作为依照。塑料微粒是根据体、形态而多样的。我们必须再次强调,截至目前为止,所有对于微粒对人类身体产生的坏处还在研究中的阶段,没有一份确实的定论。因此,该文告对于瓶装水的论述上有欠公道且具误导性。
- 槟消协的文告也提到,在2020年12月一项新加坡政府召回我国瓶装水的新闻;这只是独立个案,所有当时影响的瓶装水都如政府指令的全数召回,并没有大量流入市场或伤害消费者。此举也证明了瓶装水的品质管制是十分严苛的。这也和一般其他食品召回的程序相同。
- 瓶装水为很多没有办法享用干净水的内陆地区提供了选择,在灾害时为灾民提供水源,协助政府解决缺水危机等等的贡献,很可惜,这些努力很常被忽视。槟消协的文告里提到了某些国外的新条例和执法,以控制和减少环境问题。我们一直非常支持循环经济的推展。我们已把500毫升瓶子重量,从早期1986年时代的重量减少了64%,并把盖子重量减了67%。一直以来,我们也都不留余力地参与一切的类似活动。最近,MBWA也参与回收循环用瓶子的活动,而且和一间日本公司签下合作备忘录来提升“一瓶还一瓶”的计划,并借此教育下一代环保的参与感。本公会的某些成员也开始生产至少30%的回收塑料在瓶子里,这为我们启动环保计划的第一步。MBWA强调,自从塑料在1941年被广泛使用后,让很多食品可以和全世界的人分享和供应。目前为止,还没有另一种包装原料可以取代它。食品供应链在人类生活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 环保是个大学问,需要各个方面的参与,而不是只是单靠某一方的努力。此外,各国的环境都不一样,不能一并谈论,否则将有缺公正和科学。一些落后的地方连自来水供应也没有,更不用说“干净水”了。不止是大马,“回收”是许多国家都正在面对的问题,因此MBWA认为,全体力量才能有效提高环保意识,并达成有关。
- 贵报为一份非常有影响力的报章,我们恳请贵方在做出以上新闻前再三核实内容,必须更具公正和准确性,以避免读者被误导而做出没必要的反应或行为。
MBWA身为本国最大的瓶装水厂家公会,任何时候都非常欢迎提出有建设性的对话和合作,一起为社会和公众利益做出贡献。
我们欢迎各方能够和我们一起建造一个安全、卫生、信任的食品环境,让更多的人可以享用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进而为国家贡献更健康的社会。
马来西亚水厂公会
29/8/2021